安庆技师学院作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令、法规,正确选择教育教学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要、满足学生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其将来成为高技能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学校传统培养模式,是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相独立;传统教学模式就建立在此基础上:理论课教学,教师满堂灌,学生埋头学,不实做;学生在校内外工厂实习时,只在做事,专业知识丢在一边,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二O一二年,我校改革现行教学模式,提出以学生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培养综合素质为目标,突出校企全面联合协作、共同培养;突出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突出以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为主的校企共同参与的系统化改革。围绕教学新模式,学校着力教学模式改革。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教学模式改革,坚持以人为本,以素质和能力为核心,培养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四有”新人;具有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主要任务:教学模式改革,必须与培养模式改革相配套,建立系列、规范化的具体教学方式和方法。
三、主要内容和手段:
1、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积极推行以任务或课题为引领式的项目教学法。根据技能岗位特点,努力实现教学要求与实际岗位要求相对接,以生产某件具体产品为项目,围绕项目分解任务或课题,组织多种形式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或模拟教学等;
2、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计算机专业仿真软件教学,开展技能模拟操作训练;通过多媒体教学,开展形象化、直观化教学,努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感观性和实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为目的,改革传统教学场所,推行在校内实训基地或在企实训基地,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室,实现“教、学、做”合一;“教、学、产”合一;
4、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为目的,推行“以学生为中心,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彻底转变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跟随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做到:教师主动转换角色,以学生为中心,引导、要求学生围绕学习或实践内容,大胆、主动地思索、学习或实践,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果;
5、以校企合作为契机,以增强专业教学内容与企业针对性为目的,引入或聘用企业技师、工程师或专家,担任学校专业教师,在校内或企业进行专业理论或实训教学;
6、以让学生掌握企业专业生产技能为主要目的,对三年级学生实习顶岗实习。在此期间,实施“产教结合”的教学方法;学校实习指导教师、企业师傅和企业兼职教师,根据学生在企实训教学计划,共同实施技能现场教学和企业文化教育。
四、具体做法:
1、教学内容模块化
教学内容模块化,就是根据培养目标,将各专业的教学内容具体划分为三大模块,即文化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素质教育模块。其中文化基础模块和素质教育模块由若干课程组成,而专业技能模块则依据不同专业特点,由若干子模块构成,每个子模块又由一系列的课题组成。我们在规划子模块、细化课题设置时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技能培训,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即以能力为核心设计子模块,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构成,一个子模块完成一种技术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同时兼顾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基本要求。
(2)、课题的设置强调代表性和实用性,以课题为纽带、联系多门学科的相关知识。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将一定比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内容划入相关课题。
(3)、各课题之间在安排上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层层推进的原则,保持教学过程的有序性,知识、能力训练的渐进性。
(4)、每个课题的教学内容按照先专业基础知识,后专业知识,再将工艺知识和技能技巧训练顺序重新整合,把原来自成体系的理论教学内容分解到课题中去,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5)、鼓励教师从课题开发入手,编写一体化教学讲义,特别是开发能够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新课题,学校将课题开发成果纳入教师评优和学科带头人的业绩考核之中。
(6)、根据各子模块和课题的具体内容,学校加大对教学设备的投入,特别是数控设备、可编程序控制器、单片机及数字电路实习器材的投入,保证科技含量高的新课题教学有一个先进的硬件平台。
2、教学形式一体化
教学形式一体化,就是在进行专业技能模块的教学时,在教师的组织下,按照目标教学法的要求进行互动式教学。即教师提出问题或布置需要学生完成的课题任务,并将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由教师组织传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课题为核心,开展学习与训练,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地结合。在实施一体化教学时,注重把握以下几点:
(1)、担任一体化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素养和过硬的操作技能水平。
(2)、将现有教师队伍合理组合,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担任某一子模块或课题的教学。
(3)、鼓励教师在职进修,特别是针对性较强的专题进修,向“双师型”、“一体化”教师目标努力。
(4)、聘请大企业中卓有成就的工程师、工艺师、技师来校担任客座教师,并特邀他们参与课题设计开发和教材的编写。
(5)、精心选择本地一些大中型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某些子模块或课题的教学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使教学更贴近生产实际,学生也进一步拓宽了视野。
3、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教学手段上,提倡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如演示、参观、练习、讨论、模拟、实验、实习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
更重要的是根据课题层次,合理引进企业零件进行生产教学,严格按照企业标准加工零件,将学校教育彻底与企业岗位工艺进行对接。在这个基础上加大和企业的实质性合作。对技师层次的课题,有的直接放到企业完成;有的将企业工艺技术难题作为技师课题进行技术攻关。在产教结合的基础上推进产教研的结合,不仅极大地锻炼师资队伍,同时又促进一体化教学的深入开展。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以促进学生的就业能力为主体,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为基础,以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为支撑,以促进学生的体质增强为保障,实施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和人文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
文化教学:为培养目标服务,为基础教学服务,为学生的人文素质服务。
基础教学:为专业服务,为实践教学服务。
专业教学:为专业目标服务,为实践教学服务。
实践教学体系
认识实习——参观考察、角色转换——融入职校
校内实训——模拟仿真、训练技能——融入职业
顶岗实习——真实环境、理实结合——融入社会
教学实验——直观演示、验证理论——知识深化
其中实践教学的意识教育包含:劳动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规范意识、礼仪意识、道德意识和革新意识。人文教育体系包括:理想教育、价值教育、精神教育、伦理教育、责任教育、感恩教育、行为教学、形象教学……等素养、涵养、修养、教养方面。
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力求做到:“教学互动、教学互长,在做中教、在做中学”的职业教育教学特征。
教学模式的改革给学校教学活动注入强大动力。目前,我校各项教学活动思路清晰、主题明确、形式丰富多彩,教学成效显著提高,能够紧跟职业教育的时代发展要求。
2012年5月